刘恩慧情绪激昂地在这个平台上,面对敌人阵地介绍阵地的位置,并满怀深情地朗诵爱国名将岳飞写的《满江红》诗词。那凝重的表情、声泪俱下的深情演讲,深深冲击着我的内心,让我为之感动。
在这浓厚氛围的感染下,蔺保旗的脑子里早已浮现出阵地的情况。在黑暗的世界里,他手指前面的高地,了如指掌地逐一介绍阵地的分布,讲述他在战斗中,被炮火覆盖后,踩响地雷,四位重伤,三位战友同时眼睛和腿被炸成重伤的战斗故事,无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老战友银本华眼含泪花拍照的画面,也深深篆刻到我的内心。

蔺保旗和刘恩慧交流阵地情况
我们恋恋不舍地走下瞭望台,在边防战士的引导下,沿着主峰山顶前方当年的战壕漫步前行。从瞭望口望向敌方阵地,往昔的战火硝烟仿佛再次浮现眼前。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在这几百米的战壕里铸就了不朽的军魂,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搭建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在主峰前面战壕,环形半圈,那观察哨、射击口、猫耳洞、那屯兵洞的波纹钢已经被岁月摧残得锈迹斑斑,改造后的石壁猫儿洞内也有了蜘蛛网缠绕的痕迹,昔日炮火连天的战场,如今已被青山覆盖,一片祥和。

回到主峰的平台,在靠近右侧的一片山石之中,矗立着几块刻有《望星空》《十五的月亮》《热血颂》《小草》《血染的风采》等歌曲的石雕。我们驻足在“血染的风采”石雕前,齐声高歌:“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将不再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作者简介:马玉章,男,中共党员;网名:激越,武郡。双本科学历;从战火中走来的他,身戴三等战功勋章。更加怀念战火的岁月,思念生死战友,传承老山精神。他爱好文学、音乐、旅行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铁道文学》《词刊》等报纸、杂志等媒体发表1000多篇文章和出版《风采录》《新风荟萃》《我从战火中走来》等书和网络文学作品《激越的生命旋律》。其中,多部作品被拍成电视专题片。在他的人生中,有一组吉祥数字(63188),可以概括为六个大学文凭、三本书、千篇文章、八个质量成果、加入八个协会。此外,他还撰写了《激越的生命旋律》《国魂》《重走南疆路》等网络文学作品集,共计 100 多万字。他是中国音乐文学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道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作家协会理事、职工歌舞团编创组成员;安徽省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他用文学的语言,创作的歌词,故事和画面感非常强,给人身临其境,而受到作曲者和歌唱家的喜爱,先后创作歌曲2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