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却足以悄然改变无数人的面容。回溯 1985 年,一群怀揣热血的青年,义无反顾地奔赴保家卫国的南疆战场。他们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将青春书写得淋漓尽致。时光流转至 2025 年,已经是参战40周年,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两鬓斑白。然而,经战火淬炼的灵魂,依然对那片用热血浇灌的土地,怀着深深的眷恋,历久弥新。
岁月无情,身体在衰老的侵蚀下日渐孱弱,病痛更是如鬼魅般纠缠不休。经历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抗疫之战,叠加潜藏多年的战伤后遗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次次与病魔顽强抗争,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日子里,心中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那就是在有生之年重返边疆,再聆听一回昔日战场的呼啸风声,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那些曾生死与共的兄弟。

左起:马玉章、 刘恩惠 、蔺保旗及夫人王岚
共同的战场经历,让我们这些身有残疾的老兵,即便相隔甚远,却心意相通,紧密相连。参战老兵、一等功臣、一级伤残军人蔺保旗,这位双目失明、肢体残疾的全国优秀军休干部,在夫人王岚的悉心陪伴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新征程。同样身为参战老兵、一等功臣的三级伤残军人刘恩慧,尽管一只眼睛失明,一个胳膊缺失,行动极为不便,却毫不犹豫地积极响应。参战老兵、集体一等功排班长马玉章,带着战伤留下的虚弱之躯,即便经常住院治疗,依然选择同行;还有参战老兵、边防工程兵退役军官银本华,也加入了这个特殊的团队。
我们这个团队,虽身体残缺,体质欠佳,却拥有钢铁般坚不可摧的意志;脚步虽蹒跚迟缓,却坚定不移地迈向心中的圣地。在战火中铸就的深厚情谊和永不磨灭的信仰感召下,我们开启了 “残躯丈量老山” 的征程,去聆听南疆热土的心跳。这场触动人心的旅程,于 3 月 15 日,正式拉开了序幕 。
作者:马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