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春三月去苏州,那好比是在吴侬软语中的天堂漫步。苏州有美美的景观,苏州还有浓浓的人文。
出南京,大巴车行三个半小时,来到苏州吴江的静思园。静思园在吴江,邻近同里古镇,这又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但和建于明清完全古典性质的苏州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等不同,静思园始建于1993年,这是在改革开放早期、经十年建成的现代园林建筑。尽管建筑复古化,但还是透出浓浓的现代意识。
江南园林,多出于明清,在20世纪的民国及新中国近百年间,类似的园林在中国断代停滞,出现了历史空白。20世纪末静思园的出现,无疑是接续了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
静思园面积100余亩,大小景点36处,现在已是国家AAAA级景区。园中以主人收藏的精美的灵璧石最有特色,有如雄鹰展翅,有如老龟伏波。特别是矗指蓝天的庆云峰石,镇园之宝,高9.1米,重136吨,创基尼斯世界之最。
静思园是座私家园林,主人名陈金根,那个时候他能造出这样的园林,虽不好说是像明朝沈万山那样的“江南首富”,但导游介绍说他是“同里首富”,当然是改革开放造就了陈金根。特别是这座园林今天已被主人无偿捐献出来,供海内外游人观览。
是首富,而且极为低调。在整个园里,看不到他的照片,看不到对他捐赠这个园林的功德表彰。只是在园林的出口处,一块不大的三角形石块上,展示了主人捐赠这所园林的内心世界:
“我之所以造园,为的是以偿社会的厚爱,以偿家乡的养育,以偿父母的恩泽,以偿个人的夙愿。”
江南自古经济富庶,文化发达,在物流横欲的今天,苏州还有传承不断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
入静思园,当缓缓漫步,静静思索。……
离开静思园,去香雪海赏梅花吧。“香雪海”,好温雅好诗意的名字!
最早知道香雪海,是改革开放初期八十年代家电兴起的时候,托人找关系,买了一台苏州产的香雪海单门冰箱,纯进口的意大利压缩机,一直使用到30多年后的今天。后来知道香雪海是苏州的梅花山,冰箱不过是借了梅山的美名,可见苏州香雪海梅山名气之大。今天还有香雪海牌冰箱,但与苏州的香雪海梅山已没什么直接关系了。
梅花生于严寒,傲霜挺雪,是一种不屈精神的象征。梅花在中国很普遍,我曾驱车经过江西广东间的梅岭、梅关,陈毅元帅写过《梅岭三章》的诗。武汉东湖边有梅园,毛泽东到武汉在这儿多次入住。江南梅多,无锡有梅园,南京中山门外有著名的梅花山,是南京人踏春必去之处。上述地方多曾去过,由此对苏州香雪海梅花山也没有太多的渴盼。但今天一不小心走入香雪海梅山,还是觉眼前一亮,别有新意。
古人云: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桔甜枳苦,不一个风味。那么梅在南京和梅在苏州,又如何评判呢?
苏州香雪海梅山在太湖边的光福镇,是江南最有名的赏梅胜地。与南京梅花山比,苏州光福梅山首先在她的悠久历史。南京梅花山在20世纪初才开始植梅,但光福梅山远在西汉时就开始种梅了,梅树成林,梅香四溢,梅洁似雪,花开如海,遂有盛名,流传至今。
光福梅山又称邓尉山,因东汉太尉邓禹隐居于此而得名。因为苏州光福梅山历史久,名气早,历代帝王将相骚人墨客频频光临,探梅赏花,包括现代田汉,都留下不少诗词文赋。康熙、乾隆都到过光福梅山,康熙年间江苏巡抚赏梅后,挥笔题“香雪海”三字,并镌于崖壁,从此,光福梅山、邓尉梅山,都为“香雪海”之名所覆。特别是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到香雪海赏梅,并在山上留有诗碑一座。如此久久流传,形成中国独特的梅文化。香雪海梅山,可说是梅文化之源。南京梅花山,三国时为孙权墓,民国时汉奸汪精卫曾葬于此,熟悉这段历史觉阴气甚重,缺少“香雪海”的文化厚重、诗意温馨。况且,“南京梅花山”直呼其名,缺隽永诗意,而苏州梅花山美名“香雪海”,总让人浮想联翩。
当然,南京梅花山有苏州比不上的优势。苏州梅花山号称“十里香雪海”,但规模也只是沿山一片,半小时可走遍。南京梅花山的梅花经这些年开园括种,洋洋洒洒满东郊,成为钟山风景区的一个部分。香雪海梅花五六千株,南京梅花山三万多株,盛花开放更如雪海。无论梅花的株数还是梅园的面积,南京都是苏州的五到六倍,品种也远远多于苏州。
在苏州太湖边的香雪海梅花丛中漫步,在梅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流连。天上传来轰隆隆的飞机声!原来光福镇附近有军用机场,今天天气晴好,当是飞行训练日。梅花之清雅,游人之妩媚,军机之轰烈,如此揉合在一起,这是一支什么样的交响曲呢?
2019年3月4日 苏州 静思园-香雪海;3月5日南京半山园改定
春风 梅花 江南
静思 寻香 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