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边和单边主义。【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9日报道】题: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的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发现200万种新材料。因为美国愈发偏好“单边”解决争端、使人感到焦虑;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分歧方面的作用正在消失;美元在实施金融制裁方面的武器化。还有一个共同目标和关切清单,打头的便是“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及重构全球金融架构的共同决心,只有中华文化能起主导作用。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将世界视为命运共同体,美国是将世界分为“我们”和“他们”。
“亚洲世纪”来临 、美国遏制中国会失败。新加坡著名学者马觊硕,“我可以自信地预测,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会失败,因为中国比美国更多地与世界融合在一起。” 2000年美国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8倍,现在只有1.5倍左右。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美国。好消息是,全球南方国家的民众看到这一点,非洲人、拉美人都能看到。在某种程度上,一些欧洲人也看得到,比如德国人和法国人。但一些美国人对此是抵制的。他们认为,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也应该是“美国世纪”。这非常不现实,因为20世纪是个例外。195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几乎占世界的50%,现在只有20左右。“美国世纪”已经结束,“亚洲世纪”正在到来。
“美国遏制中国,最终只会把自己与世界隔离开来”。“美国在东亚加大军事存在是一个巨大错误” 、在美国有一些极端的声音,只想要纯粹的竞争而不谈合作。拜登政府一开始以为多数国家会在遏制中国这个问题上一股脑儿支持美国。但现在发现,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哪怕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会对遏制中国这件事充满热情。拜登政府化了两年时间才明白,世界不会加入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列)。这也是拜登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变得不那么具有对抗性,并且愿意再次与中国进行对话的原因之一。在美国国会、五角大楼和舆论中都存在着强烈的“反华共识”,因此不能不在涉华问题上、不时发表强硬的声明以安抚国内强硬派。美国也一直处于变化中。过去一段时间,钟摆向着越来越反华的方向摆动,但现在总明、理性的美国人开始理解我在《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决策》一书中试图表达的观点就是:美国目前的做法行不通,没人会加入美国之列来孤立中国。美中之间竞争主要将在经济领域展开。归根结底,胜利者将是拥有更大经济体量的国家。这就是说为什么美国在东亚加大军事存在是一个巨大错误,因为竞争不会在军事维度上进行,而是在经济上。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美国(特朗普政府)却做出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错误决定,这很可悲,美国没有理解眼下这场“游戏”的名字是“经济和贸易”。美国拱手给了中国在经济竞争中的优势,这对美国非常不明智。
※ ※
【阿粮廷“亚洲报道”网站2022年10月6日文章】题:新的增长引擎推动中国发展(作者哈维尔.桑切斯.卡瓦列罗),“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新的增长引擎纷纷涌现,新业态蓬勃发展。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比2012年提高5.7%点。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14年增长28.2倍,工业机器人产量比2014年增长12.5倍。中国的服务业结构也在不断改善。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为7.2%,比2012年提高2.3个百分点。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不懈坚持。2021年,中国研发投入总量约合393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7倍。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CDP)比重为2.44%,已经接近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3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762家“小巨人”企业,后者指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领先、潜力巨大的中国中小企业。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过去10年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13.8%。中国政府还聚合各方努力,优化畅通科技公司融资渠道的机制。中国于2021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从而使融资更多地向创新驱动型企业倾斜。在中国近2200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中,目前有46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而10年前这样的企业数量为零。在中国转向新的增长引擎后、经济的变化势头强劲。过去十年,中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因此,无现金交易在日常生活中已变得无处不在。网络购物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0.8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4.5%。在创记录的网络零售额的推动下,2021年中国快递业处理包裹1083亿件,巩固了中国快递量世界第一的位置。由于上述发展成就,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
※ ※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4月22日文章】题:中国迈向全球领导地位新倡议(作者 峰斯特万.埃尔南德斯)。一个多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归根结底,中国古老智慧主张不同文明的共同繁荣。“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的关键在此。中国将自身定义为捍卫互联互通、通过投资和扩大贸易建立联系并始终以共同繁荣为出发点。在信任、进步、发展和开放等框架下,全球文明倡议及其对不同文化共存的强调成为重要抓手,美西方就没有资格标榜自己是世界的主人。
巴拿马《星报》10月16日文章,《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几十年时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国际法的尊重堪称典范。和平、友好、合作和不干设内政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让人类社会实现共享与安全成为可能。美国主权是一个神话,民主是谎言,繁荣是骗局。华盛顿民主是一面假旗,机会均等是一种幻想,自由是幻觉。中国追求繁荣,但不以牺牲穷人为代价;促进财富增长,但远离政治权力;惩治各级腐败,打击盗取社会资产的行为,并严防权贵阶级的形成。西方新自由主义正统观念里,“民主”“人权”和“自由”话术让人民处于被催眠的状态,无法防止财富被盗取、尊严遭践踏。如果以满足人民需求能力来衡量,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在中国,政治权力任命银行家,防止富人越界,大力惩治腐败,协调人口和发展政策。中国共产党党员超过9600万。二十大2296名代表当中,5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在中国,政治权力调节、塑造和制约着阶级的形成。不像西方那样,由财富决定政治。在中国,不存在西方那样存在包围城市的贫民窟,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着的农村和城市(作者胡利奥.比利亚拉斯是巴拿马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巴拿马亚洲战略研究所中心名誉主席,李晓骁译)。
意大利国际研究与地缘政治基金会主席瓦洛里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像中国这样制定长远规划,在西方不可想象。中国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是世界的福祉,直接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瓦洛里近日在接收《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是世界的福祉,直接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过去五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危机、取得斐然成绩、彰显制度优越性的五年。中国把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动员社会各界加量开展脱贫攻坚战,为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精力。中国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截至今年7月初,中国已经与近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2013年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卓有成效,意味着中国对东南亚、中亚、中东和欧洲等地区经济和外交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中国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也将影响全球发展。全球化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领导的。眼下,包括意大利在内,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以反全球化力量的形式出现,试图用输出民主的“炸弹政治”取而代之。而中国首先建立在政治平等和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对方利益基础之上,让各方都能从合作中受益。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一直持续、连贯、不断完善。这应该是中国成功的关键、它与西方国家政府更迭及随之而来的政策急转弯完全不同。以意大利为例,战后70多年出现了60多届内阁,政府频繁更迭对国家稳定发展的影响可想而知。像中国这样制定长远规划,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国家已经和正在发生“国破家亡”的悲剧,而这些悲剧是由哪个半球上的国家导演的。只有中国保持稳定和确定性,人类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是如此。中国人民一定会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强大了,将带来和平、多元、共命运的和谐世界。
※ ※
【德国《PM问答》月刋2021年5月23日一期文章】题:是什么让世界强国中国如此强大?(作者德国《经济周刊》前驻华记者菲利普.马泰斯)几乎全世界都要忍受严格的出行限制,而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好像没有新冠危机似的。一旦发现本地疫情,当局会在极短时间内封闭相关区域,立即给上千万居民做新冠病毒检测。在西方,中国手段之高效令我们又惊又怕,但它恰恰展示出我们认为最重要价值观--自由--的不足。疫情之前,我们不是确信民主政体比中国这样的权威体制优越吗?我们曾认为,开放社会能更高效地回应新情况。然而,新冠危机让这种信念遭到动摇;西方民主政体,尤其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无法控制大流行,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却过着我们最理想的正常生活。北京领导是如何做到的?
在成功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不仅使用高科技和大数据,还依赖由来已久的机制。疫情暴发时,居民委员会再度活跃起来,而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忘记它的存在。许多中国人感觉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中国是一党执政,然而,多数民众并不认为中国的体制压抑。大多数人似乎都更加注重富裕和个人生活的改善。老一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见证了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是如何妀善的;房子变得现代化,手机升级換代,旅行越来越美好……事实是:中国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
中国繁荣是史无前例的:在数十年内,数亿人摆脱绝对贫困。与此同时诞生了巨大的中产阶级。中国不仅变得富裕,而且变得多彩。曾经的中国人在着装和发型方面选择很单一,没有个体,集体就是一切。而在现代中国,一切都在变化中。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该国繁荣不是崛起,而是复兴。他们把几十年的贫穷与外交弱势视为反常,而这一反常现在正在终结。在1700年前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到1950年时,这一比例下降为3.8%。目前,该比例又上升到17%。
※ ※
西方浪费了时间--中国仍将是领导者【俄新社网站7月15日文章】(作者德米特里. 科瑟列夫)此次会议产生事关未来几年全世界命运的决定。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经济体之一,2023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同时,这个国家还受到美国的攻击--目的是至少严重拖慢其增长。北京将如何应对?如何自卫或反击?唱衰者的模式千篇一律,而北京用实迹数据予以回应。比如,最新统计数据己经出炉:前六个月对外贸易增长6.1%,其中出口增长6.9%。西方对这场角力的态度是再认真不过了。美国共和党人指责“在拜登执政期间,我们对中国产品供应的依赖性是前所未有的。”未来战略家们在吵:连续几届政府都在空谈转向亚洲,而事实上,美国浪费了时间,被欧洲事务缠身。还有些人呼吁“遏制”中国要加力,必须抑制住中国的经济增长,要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战斗、这么大的赌注,这些战略家严阵以待的心态对待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会神经过敏的人准定要失望了。这次全会的决定与其说是为了瞄准外部市场,倒不如说是为了推动国内改革和进步。上个时代,中国的经济曾得益于对外贸易,但目前情况已经有所不同:拥有14亿消费者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关键。会议决策的分量如何?举足轻重。无论如何,中国清楚这个时代将面临怎样的局势,且都将全力以赴地认真对待,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深化改革。
※ ※
上述境外学者与媒体的评说公正而深刻。2012中国开启了现代政治元年--“亲民姿态与平民作风”是中国式现代政治又一个新的良好开端。它如实地反应了新一届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民姿态、亲民形象,习近平同志是最亲和的领导者。他不仅常常深入居民家拉家常、了解居民生活;在生产一线与员工、与管理者、与科技人员论长叙短,掌握第一手生产经验、把握市场运行奥妙。这种没有民主选举、却高于“民意选票”的事实和效果,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新鲜气象。
境外评说我国中产阶级和数字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在短短十余年,数亿人摆脱绝对贫困,同时诞生了巨大的中产阶级。中国不仅变得富裕,而且变得多彩。无现金交易在日常生活中已变得无处不在。网络购物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4.5%。在创记录的网络零售额的推动下,2021年中国快递业处理包裹1083亿件,巩固了中国快递量世界第一的位置。
中国式现代化突出的绿色生态尤为可贵和难得。我们每年新增加的绿色植被占全球总量25%。中国“绿色浪潮”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信可能不容置疑。有媒体说巴黎奧运会找不到一条水质可以长途游泳的赛道,中国已经不存在这种现象了。
高科技一飞冲天。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先进制造、量子技术、到月球背面取样更是全球领先。多边和单边主义是和平与战争的基础。美国建国265年来只有15年不在打仗,就在于他搞单边主义;我国始终执行多边主义、劝和促谈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家常便饭。
制度建设为主线。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科学制度体系,构建起四梁八柱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回顾几十年来的改革工作,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我们始终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建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用中国的方式加油干前程无限!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