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则兴 争必衰
党的领导是为人民谋幸福,传统文化是天下为公、天人合一,二者相融则新能量陆续并发。新能量并发即有“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采用6G技术的卫星出现,连接速度比5G快100倍。中国还发射了前往火星的“天问一号”,并于2021年5月将“祝融号”送上火星。2023年,中国GDP逼近18万亿美元大关,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16.9%。中国最伟大的成就是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已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得益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之一。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党领导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传统与现实的正能量相加,是21世纪我国获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中国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8%。“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人口众多、制度结构复杂的国家,不能有过多的干预,也不能放弃对公共政策认真执行的持续监督。
中国治理浓缩了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制度、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还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积极元素,它越来越多地让中国文化土壤的典型特征在其制度、实践和思想中得到体现。中国文化并非基于更符合西方口味的莎士比亚“生存或毁灭”的逻辑,而是道家“有与无”的逻辑。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宪法序言中“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法治”等词语的含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观念的角度来看,这些表述可能存在矛盾,但从中国政治文化及其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它却保持着连贯性。要了解中国的现实,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治理模式,即国家机构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就如中国一首著名歌曲的名字所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有容乃大,大而融则宽与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安徽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重问张吴礼让典故后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返本而开先,汲古且言今。六尺巷所蕴含的宝贵治理智慧,至今仍值得我们悉心体味、深入挖掘。六尺巷很短,所留存的历史却很长。相传清康熙年间,名臣张英在安徽桐城家人因宅基问题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助,张英收书遂批诗一首加以开导。张家人得书后豁然开朗朗、恍然大悟,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见状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闻名历史的六尺巷因此形成。此后,六尺巷的故事通过方志、口碑、风物、戏剧等媒介形式流播绵延已300余年。六尺巷很窄,所展示的道理却很宽。六尺窄巷,究竟宽在何处?显然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故事主人公张英的心灵境界上,宽在融合礼让的道理上。个人主义文化是相互算计,利益相争而不得太平。美国是个人主义的领头羊,战争的策源地,建国266年来,只有15年不在打仗。远隔太平洋到中国边境来搞霸权还称之为航行航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