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eb.jrlm81.com/bbs/index.asp)
--  老兵家园  (http://web.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48)
----  泗湾湖不会忘记!(之四)  (http://web.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48&id=407811)

--  作者:盛唐
--  发布时间:2019/1/28 11:59:49
--  泗湾湖不会忘记!(之四)

泗湾湖不会忘记!(之四)

原创: 伫立黄昏

——七十五师官兵围湖造田纪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严酷的冬天即将过去,泗湾湖的春天姗姗来迟。

按照老兵的描述,七〇年的冬天特别冷,七一年的春天跟冬天一个样。

湖滩上白茫茫一片,河道、鱼塘里仍可溜冰。苟活的小鱼儿倒霉地被困在湖冰的夹层里,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熬过一段苦役般的日子,围湖官兵虽然被榨干了力气,但并没趴下,相反,靠着年轻体壮和强大的恢复活力,他们生理上的适应承受力增强了;他们的肩膀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挑着重担上大坝的身影比以前从容了。大家由实习工变成了老练工,出工时按部就班的次序与互相协作的磨合舒适度提高了,在跟淤泥打交道时经常摔跟头的现象明显减少了,用老兵的话说,刚来的时候,几乎被泗湾湖的淤泥操稀稀了,现在好多了,没那么狼狈了。

这一切,都没躲过指挥部又“精”又“狠”的眼睛,延长出工时间,加大土块儿重量,增加各连施工任务的声音,渐渐占据上风,于是,工地上喊出了“二月大会战,三月拼命干,四月抢时间”的口号。

由于施工任务过重,光靠657、658两个团,不能保证汛期之前结束河坝工程。经南京军区批准,师指挥部把659、660两个团也派进了泗湾湖,大会战的架势,就此拉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还有一笔也需要交代一下,在挖河筑坝的日子里,金湖县淮胜公社也助了一臂之力,社领导动员几百名社员前来助战,帮着解放军挖河。

一条十几米宽的沟,解放军在沟北,社员在沟南,热热闹闹“擂”了起来。

摆弄这活儿,老百姓手法熟,锹也好使。他们每人身边摆着一个脸盆儿,拿锹往脸盆的水里一蘸,再给手心儿一口唾沫,然后用锹在土块儿周围切开三道口儿,再一脚扎下,一块有棱有角的湖泥便被剜了出来,随着“嗖”地一下抛出,那湖泥就像长了眼睛,飞出铁锹,直奔大坝而去……

几百号人都挥着铁锹往大坝上抛泥块儿, 沟南沿儿俨然成了炮阵地,土炮弹“嗖嗖”飞,场面壮观又让人眼花缭乱。沟北沿儿的解放军一个个看直了眼,瞧瞧自己手里的锹,再瞅瞅勾担上拴着的“泥落子”兜儿,那种有劲儿使不出的尴尬,很不是滋味。

老百姓猜透了解放军的心思,一边儿冲着远处炮场上套着炮衣的一枚枚大炮努着嘴儿,一边儿高声冲沟北沿儿喊话:“当兵的,开枪放炮咱社员不是个儿,甩汪泥可是咱看家的功夫,怎么样,服不服?”说罢,还冲着当兵的挤眉弄眼儿,。

人最咽不下的,就是激将。都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又都穿着军装,哪能吃得下这口饭啊。

先前几天,老百姓还占着上风,可没过一个星期,当兵的体能与玩命架势开始发力,很快就让沟南边的服气了。看着当兵的挑着“泥落子”一拨拨往坝顶上冲,一顿饭的功夫就能让坝顶冒出一大截子,而且还不带眨眼喘粗气的。当兵的较劲不吭声,玩起命来也不打招呼,这一幕,让他们转着眼珠子不吭声了,心里暗暗叫苦:“鞋码的,干嘛要惹当兵的,弄得颜面挂不住,不是自找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他们也许没想到, 他们的玩笑其实帮了忙,这群当兵的最需要的,就是刺激。

天天起早贪黑,劳动强度又那么大,除了咬牙坚持,心理上需要有刺激,只有热闹起来,干活才能有劲儿。

每天都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时间一长,这种单一重复的刺激效力开始下降,如何找新办法给自己鼓劲儿,是个问题。

需要英雄时,英雄就会产生。

有一天,工地上突然人声鼎沸,大家循声看过去,看见了一个挑着担子的大个子,正虎虎生风地往大坝上冲……虽然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可因为干得性起,棉袄早不知抛哪儿去了,只穿着一件沾满泥斑的衬衣,还解开了扣子,敞露着两个硬梆梆的大胸脯儿,煞是招眼儿。

大个子虎背熊腰,一副担子在他肩上好像不事儿,他挑着担子无阻无挡地往前赶,前面的人纷纷让道儿,后面的战友都像打了鸡血,嗷嗷叫着紧随其后……

那场面一下子把整个工地点燃了,喊声叫声立时响成一片,不论挖土的还是挑担的,都来劲儿了,一阵子热火朝天。据说,那天的流动红旗,无可争议地插在了大个子他们班的地段上………

说起干活需要鼓劲儿,郑志程也有心得体会,他说,那段日子,工地上的红旗、标语、广播喇叭,都是鼓舞士气的有效工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此起彼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成了嘴边话,可喊上数百、上千遍,没了新鲜感,再怎么神圣,鼓劲儿的效力也会降低。

有一天,我挑着担子正往坝顶上去,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同志们,向上冲,冲上去占领康平桥!”哇,这是谁喊的?真是又新鲜又提气,我眼前立马浮现出电影《奇袭》里的镜头画面,肩上的担子也一下子变成了炸药包,周围的人都跟我一样,嗷嗷叫着冲上了跳板……

喊出这话的,是我们副连长马友美,他老家兴化,有入越作战的光荣经历,带兵打仗很有一套,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喊出这种别具一格的鼓劲儿声音。

还有一回,我们从仓库往排灌站扛水泥,中间隔着很大一片湖滩地,那片湖滩的表层虽然干裂了,但表层下面全是淤泥,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不过半程,人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这时,马副连长突然来了一句:“全体注意,正前方敌机来袭,就地卧倒隐蔽!”

已经被会战搞得恍恍惚惚的我立马打了个寒颤,容不得多想,抱着水泥就趴下了。趴下之后抬头看天,天上白云悠悠,哪来的敌机?这时才明白,马副连长又用了一计,借敌机来袭,让我们休息一会儿。趴在在湖滩上,脸颊贴着地面,闻着泥土的味道,感觉真舒服啊,那是我和湖滩最亲近,最舒适的一次拥抱接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其实,参加围湖的老兵,都是铆足了劲,也拼尽了力的,问题是他们承担的劳动量实在太重了。在这种时候,即便他们再怎么能拼,也有扛不住的时候,他们渴望鼓励,渴望被一种声音提醒刺激,别让自己倒下,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

在这种时刻,带兵的指挥员如能以身作则并率先垂范,对战士的鼓舞作用,是深刻而巨大的,658团的参谋长刘一山,就是范例。

在挖沟排水的日子里,刘参谋长脱了棉裤,带头下水,在刺骨的湖水里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战士们看在眼里,毫不犹豫地随他下水,没有一个叫冷叫苦的;挖鱼塘的时候,水塘里结着冰碴儿,西北风嗖嗖地贴着头皮吹,这样的低温天气,哪个敢下水塘?可是,当看见甘副团长脱了鞋袜儿,卷起裤腿儿,拿着铁锹若无其事地往水塘里走,战士们心头一热,纷纷效仿,几十号人全都“呼通呼通”地往水塘里跳……那场面,让现场的老百姓看着直咂嘴儿,这种苦,除了当兵的,谁能吃得了?

什么叫会带兵的好首长?走在前面,冲在头里的,那就是!

可是,也有这样一位副团长,自己不身体力行,却时不时地让部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挖土方的时候,这位副团长会拿着卡表来到某连,让一个班当着他的面儿下坑作业,他自己拿着卡表计算时间,十分钟之后,他让人把这个班挖出的土方丈量计算,如果计算结果是五方土,他就会对连长说,这个班十分钟掘土五方,按照这种进度,100分钟就是五十方土,以此类推,你们连今天的任务该是多少,清楚了吗?

到了收麦子的季节,他又会拿着卡表来到麦田,找一个班割麦子,等割过一段田垄,他又开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他又会对连长说,这个班十分钟一共割了这么多麦子,100分钟就该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你们连今天的收割任务,就是这些。

这是什么逻辑?这位副团长难道不清楚,一个人的体能,每天爆发的时段是有限的,你不能把这种体能时段无限延长,否则,你这是害他们。

什么叫狠了点儿?“很”字被扭曲了,就成了“狠”。

身为首长,如此对待自己的部下,难道不觉得自己有点“狠”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颜竹凌
--  发布时间:2019/1/28 13:50:32
--  
太辛苦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劳动强度太大了。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9/1/28 19:46:47
--  
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作者:天星居士
--  发布时间:2019/1/28 20:29:27
--  
文章有误刘一山当时是658团参谋长,部队一组建就是参谋长,请老唐联系作者更改一下,我在征文时也写过此内容。因为我在658团指挥连标图班,经常接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1/28 20:35:09编辑过]

--  作者:杨迎春风
--  发布时间:2019/1/29 10:27:27
--  
刘一山团参谋长身先士卒,好样的!
--  作者:野百合
--  发布时间:2019/1/29 10:28:37
--  
能吃苦能打仗的军队!
--  作者:盛唐
--  发布时间:2019/1/29 10:41:16
--  
以下是引用天星居士在2019/1/28 20:29:27的发言:
文章有误刘一山当时是658团参谋长,部队一组建就是参谋长,请老唐联系作者更改一下,我在征文时也写过此内容。因为我在658团指挥连标图班,经常接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1/28 20:35:09编辑过]

已经更改


--  作者:马立昆仑
--  发布时间:2019/1/29 16:31:20
--  
刘一山很厉害,熊起人来不讲情面,我在淮安的街头上就因为挎包没有按照左肩右携的规定背,被他辣手辣脚的熊了一顿。记忆犹新!
--  作者:单争鸣
--  发布时间:2019/1/31 22:47:25
--  
以下是引用颜竹凌在2019/1/28 13:50:32的发言:
太辛苦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劳动强度太大了。


--  作者:漳河之水
--  发布时间:2019/2/1 20:41:35
--  
好文章!作者用心良苦,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