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eb.jrlm81.com/bbs/index.asp)
--  老兵家园  (http://web.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48)
----  泗湾湖不会忘记!(之二)  (http://web.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48&id=407579)

--  作者:盛唐
--  发布时间:2019/1/25 14:26:25
--  泗湾湖不会忘记!(之二)

泗湾湖不会忘记!(之二)

原创: 伫立黄昏

——七十五师官兵围湖造田纪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70年冬天,新组建的南京高炮七十五师官兵,携带装备,身背轻武器,在泗湾湖畔安营扎寨,打响了围湖攻坚战!

第一批进湖的,是660团4连,该连于1970年春末进驻湖区,勘界筑堰,排水晒地,为大部队围湖造田做着前期准备。是年冬天,六五七团和六五八团约1500人开进湖区,加上师直的一部分,大约2000人,随着施工压力加大,六五九团、六六〇团后续跟进。高峰时段,围湖官兵多达4000人。据搞过新闻采访的老兵回忆,围湖筑坝、开挖军民河的那段日子,泗湾湖工地从南到北一溜抹都是人,黑压压、密麻麻,场面壮观,让人想起当年三五九旅苦战南泥湾的情景。

首批进湖部队被安排在湖区百姓家中,每班一户。他们在老乡家的堂屋里堆起稻草,搭起简陋的地铺,虽然勉为其难,总算安顿下来。后来的部队老百姓家里容纳不下了,就在野地里搭帐篷、盖茅棚,那茅棚在老兵的描述里还颇有诗意:“几根毛竹当大梁,土坯当砖砌成墙,稻草赛过琉璃瓦,掏个土洞能见光。”总之,泗湾湖的茅棚既能遮风挡雨,又能抵御严寒,是老兵们的容身之所,成了泗湾湖记忆,让他们感念至今!

年底,师指挥部下达了攻坚任务:泗湾湖会战,要发扬我军敢打硬仗、敢克难关的大无畏精神,落实“三个当年”,即:当年围湖造田、当年开垦播种,当年收获归仓。按照这样的布署,从围湖造田到抢时播种,满打满算只有五个月,这等于逼着部队去拼命。想想看,在一万五千多亩的湖滩上造田,不仅要在低洼处挖沟放水,还要在湖区上游筑起一条千米土坝,挡住夏日洪峰,同时还要开挖一条数公里长、十几米宽、五米多深的外围河道,让侵袭农田的雨水,绕道而行;为了旱涝保收,还要在农田间沿着东西与南北两个走向,开挖几条网状布局的排灌渠,也就是俗称的“内河”。如此大的工程量,难道没人计算过劳动力与土石方的对应关系,也没人想过人其实不是铁也不是石头,超强的体能消耗不仅会损害健康,一旦累趴下,再想恢复元气,是很难的吗?

想过又能怎样?七十五师是新军,是初生牛犊,既不能在友军面前示弱,也不能给炮兵丢脸;又恰逢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搞得如火如荼,广播里每天都在高唱“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枯藤发了芽……”人间奇迹时有耳闻,一根银针既能让聋哑人说话,也能让手术患者浑身全麻。革命意志与精神意念相结合,能迸发出怎样的火石电光,可以任意想象,否则,面对时代的激励与要求,就会被动落后!

形势比人强之下,人性化的决策,难免会受到诘问,只有超出常规,才能通过。

而对于围湖官兵们而言,他们又是怎样的心态呢?

面对冬云笼罩、寒霜覆盖的泗湾湖,望着雁阵南飞、野芦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萧瑟景状,他们虽然没倒吸一口冷气,但也绝无在此久留的意愿。既然泗湾湖这碗药又苦又涩,与其被它慢慢折磨,不如一闭眼睛,大口灌下去。

所以,泗湾湖会战从发力到收工的哨音吹响,始终都保持着拼命的节奏。

只是,苦了那一代老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郑志程与战友在泗湾湖)

原六五八团二营四连文书郑志程回忆道:“上工第一天,队伍在工地上一字排开。  班里的人被分成挖泥和挑担两个组。我开始是挖泥,没干几下就磨出了泡,两手攥着锹把儿,钻心一般疼,根本不敢用力。眼看着装泥的担子排起了长队,班长一急换了我,让我去挑泥,可这活儿我也没干过,一副担子在肩上一头重一头轻,走起路来歪歪斜斜晃晃悠悠……那年我才16岁,体重只有104斤,虽然装泥的战友手下留情,只给装了两小块,不足8 0斤,可感觉就像挑着一座山啊;”

“十几个钟头下来,连长却发了火儿。根据验收记录,全连战果平均每人只完成区区0.45方土,照此进度,别说五月,就是过了国庆节,泗湾湖农场还得在水里泡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连长急了眼,把全连人马都赶下了湖,并且延长上工时间。连守卫车炮场的哨兵也压缩到只剩一人,一班岗从天亮站到天黑,还要选择身体弱、有伤痛的人。站岗放哨一时间成了福利待遇;”

“为了早点儿出工,早饭时间只有十来分钟。我动作慢,常常来不及洗碗就得集合出发……”

“天天挑泥,两个肩膀压得生疼。为减轻疼痛,两手就使劲儿往上托扁担,这又给平衡带来麻烦,上坡过跳板,走不几步就摔跟头。你摔倒了,挡了后面的道儿,人家也挑着担子,原地等你站起来,心里是啥滋味啊?更何况,一旦摔倒了,人和泥挑子一起滑出踏板,湖泥里的野菱角、蚌壳儿、芦苇茬子到处都是,很多战友的脚心都被扎伤了。因为气温低,腿脚冻麻了,当时没怎么有感觉,晚上回到驻地才开始流血,才知道脚被刺伤了,才感觉到疼痛;”

“几天下来,裤腿袖管上全是泥巴,领章帽徽也糊满泥巴,浑身上下没了样儿。难怪河对岸的老乡误以为我们是一群劳教分子!”

“每天起早贪黑,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大家嗷嗷叫着往坝顶上冲,最后的几担泥都是点燃芦苇把子,在火光照亮下完成的。别说,这一招儿真管用,测算结果出来了,全连人均完成土方量,达到9立方!”

“收工时,连长望着累得几乎站都站不稳的一连人,沉默不语,并一反常态地宣布,全连不统一集合,各班可自行带回,还强调注意安全,因为有人走着走着就睡着了……”

“返回工棚,鞋子和裤子冻得硬邦邦,洗脚时鞋子和袜子要一起脱。为了第二天早上穿起来舒服点儿,就把湿衣服泥袜子夹在被子和大衣中间,用体温暖干……”

“躺在被窝里,忍不住用手摸肩膀,谁知肩膀上磨破的地方早和衬衣粘在一块儿,根本不让碰。幸亏极度劳累让眼皮抬不起来,很快就睡过去了,否则,摸着痛处,想着家人,哪有不伤心、不难过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浦江小老兵
--  发布时间:2019/1/25 21:14:08
--  
 狂热的经历,斧凿的记忆。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9/1/25 21:52:26
--  
难忘的记忆,难忘的经历!
--  作者:天星居士
--  发布时间:2019/1/25 22:10:41
--  
以下是引用五行真人在2019/1/25 21:52:26的发言:
难忘的记忆,难忘的经历!


--  作者:难得糊涂
--  发布时间:2019/1/25 22:18:46
--  
我参加过66师的围江造田,也参加过75师的围湖造田,筑堤挖渠是垦荒造田的基本项目。相比之下,75师的围湖造田环境要恶劣一些,主要是湖泥缠人。
--  作者:马立昆仑
--  发布时间:2019/1/26 15:01:04
--  
再苦再累我们都过来啦!
--  作者:坐看云起
--  发布时间:2019/1/26 19:37:52
--  
我因为参加团报道组学习,所以围湖造田基本没有参加,躲过了受锻炼的机会。
--  作者:杨迎春风
--  发布时间:2019/1/27 10:33:33
--  
以下是引用浦江小老兵在2019/1/25 21:14:08的发言:
 狂热的经历,斧凿的记忆。


--  作者:野百合
--  发布时间:2019/1/27 12:19:25
--  
以下是引用浦江小老兵在2019/1/25 21:14:08的发言:
 狂热的经历,斧凿的记忆。

向老兵们致敬!


--  作者:颜竹凌
--  发布时间:2019/1/28 11:17:27
--  
老兵们受苦了,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