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eb.jrlm81.com/bbs/index.asp)
--  原创园地  (http://web.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22)
----  [原创]卖蒸米的女人  (http://web.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78317)

--  作者:杜永生
--  发布时间:2011/10/12 10:01:29
--  [原创]卖蒸米的女人
 

卖蒸米的女人

[/杜永生]

很长一段时间,我竟然特别喜欢上了吃蒸米。每天清晨先将孩子的早餐准备好,看孩子吃的津津有味,我却念想着街头上的蒸米。上班时经过外贸楼下,卖蒸米的摊子前总围拢着许多的大人和孩子,摊子的主人有四十开外的年纪,瘦高挑儿穿着干净利落,一辆三轮脚踏车上摆放着一个硕大的保温桶,桶里就是热腾腾、香喷喷的蒸米饭。保温桶的旁边有摊放在盆子里的油条、火腿肠和纳在瓶子里的腌豇豆、白糖、豆酱等。

“来二块钱蒸米,再加一根火腿肠”、“老规矩”……我就属于“老规矩”之列,那就是一块钱的蒸米外加五毛钱的半根油条。只见她动作极为麻利,打开保温盖子,用平板木铲盛上适量的蒸米,平铺在一张手帕大小的湿润的白纱布上,之后根据食客的需求再添加上火腿肠或油条、腌豇豆、白糖等,快速地翻卷挤压后再抽下一个小号食品袋顺溜地装好蒸米,整个过程前后不到十秒钟。

除了一些节假日或重要事,暑往寒来栉风沐雨,她的摊子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她的蒸米主要是购买优质的糯米再搀兑一些黑米,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开始蒸米。将米蒸熟后,再盛在保温桶内。从蒸米到售完,全部过程需要五个多小时。

从早上五点半到摊点,大约八点左右就全部卖完,来购买早点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和上班人员。很多时候食客自己找零,遇到五十或一百的大票子,不管是不是熟人,因来不及找钱,就说下次再给,不过,还没有人会食言。从五点半一直背曲腰躬紧张忙碌到八点多,这个时间内要卖出去大约150多份蒸米,待收拾摊子时,需要停歇好一会儿才能直起腰来。尽管每天提供有近五十斤的蒸米且只有四十多元的净收入,可她感到很满足。她总是笑盈盈说:“我做这个早点比当年做纺织工人时轻松多了呢!”

她来自城郊,一九九六年底从当地的棉纺厂下岗。经历过的事,都会给人带来切身的体会。说起做蒸米的往事,唏嘘不已间还流露着腼颜的笑意。刚开始居住在原厂宿舍区时孩子尚幼,爱人又在乡下,每天早晨都是非常艰难地将盛满蒸米,重达30公斤重的保温桶从三楼慢慢挪下楼,再非常吃力地将保温桶绑定在自行车后架,一把小凳子挂在车把上。起初在寺巷口,那个时候,食客不问多少钱一份,因为只有单一的白糖当佐料,每份都是一块钱。有一天,一位学生家长在买了几份蒸米询问多少钱时,她终于说话了,而且让这位家长大为吃惊:“我还以为你是哑巴呢!”显然,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低着头忙活,不与他人说话,也怕遇见熟人,甚至连蒸米卖给了谁都一概不知,实在有些拉不下颜面。从寺巷口到老新华书店楼下,再到现在的外贸楼下,做蒸米早点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了。

曾有几次机会她可以去当地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上班,因奉养着四位老人时间上不受约束而放弃。她不会打牌,也很少出去串门,每天卖完蒸米回到家就是料理家务,下午,除了照看几位老人之外,尽量充分地休息。虽然现在居住的环境不是多宽敞,她却感到很满意……

在来城,这个区域内的早点摊子很多,有卖烧饼的,有蒸包子下馄饨面条的,也有炸油条糍粑炒米饭的。他(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下岗职工,他(她)们紧张忙碌的身影就是县城内的一道风景,他(她)们不仅给众多的人带来了方便,也使这些自谋职业者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尽管他们很辛苦,甚至没有多少的利润,但他们都比较满足,毕竟,这是他们自给自足、生计在勤的一种生活方式。2011年4月29日滁州日报http://szbk.chuzhou.cn/czrb/html/2011-04/29/content_7589.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2 10:01:58编辑过]

--  作者:坐看云起
--  发布时间:2011/10/12 12:11:05
--  
好文--深赞--顶起。
--  作者:绿洲
--  发布时间:2011/10/12 19:10:32
--  
生活秩事,拜读啦。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1/10/13 6:00:42
--  
好文章,顶起来!
--  作者:83427老兵
--  发布时间:2011/10/13 9:04:29
--  
拜读了!容易被忽略的身边小事,赞!赞!
--  作者:微风
--  发布时间:2011/10/13 16:28:13
--  

作者有心展示了一种平凡的美丽和社会底层的艰辛。他们自给自足、生计在勤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人尊重。


--  作者:杨迎春风
--  发布时间:2011/10/16 20:35:29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岗工人,自谋职业。“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知足了。这篇文章写得好,深赞!
--  作者:军虹
--  发布时间:2011/10/16 22:54:37
--  

“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也许她很穷,劳动使她很美。


--  作者:杜永生
--  发布时间:2011/10/17 7:44:55
--  
以下是引用坐看云起在2011-10-12 12:11:05的发言:
好文--深赞--顶起。

谢谢关注!


--  作者:杜永生
--  发布时间:2011/10/17 7:45:08
--  
以下是引用军虹在2011-10-16 22:54:37的发言:

“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也许她很穷,劳动使她很美。

说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