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eb.jrlm81.com/bbs/index.asp)
--  原创园地  (http://web.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22)
----  [原创]睛川凭吊  (http://web.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4031)

--  作者:燕怛
--  发布时间:2008/9/15 10:34:29
--  [原创]睛川凭吊

睛川凭吊


 


 


      古汉阳襟长江,带汉水,月湖清波,大别山翠,山水景观,秀色玲珑,历来是文人侠士游山玩水之地,兵家必争之处。因战争和时代的变迁,城址多变,无论是后汉时期的却月城,还是西晋时的鲁山城,后来的梁城、临障城、诸葛城、马骄城等,都是以大别山(龟山)为中心,位北或南,忽西又东,大别东麓的铁门关始终没变。铁门关外的一条石板小径通北,东边是浩瀚奔腾的长江,西边是碧波荡漾的月湖,北边是清沏透底的汉江,与烟波浩渺的东月湖为伴,依托巍峨的大别山,立于泗湾之中,映掩在垂柳绿苇里。汉口镇隔河而望,跨高公桥,越双街,从南岸嘴渡河,三分钟即可到花楼街、长堤街,此地就是晴川阁前的高公街,犹如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站在龟山之巅,极目眺望,银鳞闪烁,水天一色,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花木扶疏,东面“晴川历历汉阳树,”回望南天“芳草凄凄鹦鹉洲,”出铁门关,沿杨柳堤,跨过高公桥,就是高公街,此桥为清郡守高纲捐资所修。在月湖东岸开辟一条小路,其中留一缺口,使月湖水通往长江,缺口上建有石桥,人称高公桥。每到清明时节,桥两边桃红柳绿,燕掠莺啼,从汉阳城里出来踏春的才子佳人络绎不绝,人流如织,就连汉口的商户们也扶老携幼,渡河前来游玩,乐不思蜀。沿杨柳堤往西形成的商栈,街巷交错,商铺紧连,集市贸易,茶楼酒家,列肆如栉,茶叶、夏布、瓷器、山珍、水产比比皆是,最兴旺的还是各类小吃,品种繁多。汉江则是舳舻鳞比,桅杆如林,码头繁忙。春暖水碧,花娇人艳;秋桂芙蓉,菊丝千条,配以梧桐秋色,沙滩落雁;夏日荷花,杨柳蝉吱,蜻掠蛙鸣,游泳解暑,另有一番风情;冬时红梅映雪,踏霜破冰,则又是一幅如画美景。面对如此佳色,古人赞叹不已:“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苦丝。”离开了汉阳也魂牵梦绕,忍不住思忆唉叹: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当年不得尽一醉,别梦有时还重游。

      高公街名因晴川阁的重建而褪色,统称为晴川街,建有晴川街办事处,而当地人仍然在习惯上称铁门关北、国棉一厂以外为高公街,事实上被称为晴川街的道路只有500多米,从晴川饭店到汉南路为止,东边是解放新村,西边为兴仁里;有两所学校:大桥中学和大桥小学(现为晴川阁小学)。防洪堤外才是高公街,哪里形成密集的居民地,有大庆街(洋油街)、老街、双街、来福巷、跨鹤街、米市巷、码头巷、渣砖巷、天符巷、品字巷、弹夹巷、打扣巷、南岸嘴等,以高公街为主轴,商店集市多集中在高公街上,以卖鱼的最多,小时候常常见到背着鱼篓的人,刚从江边打鱼归来,席地而坐,所卖的鱼杂乱无章,一般是打捞上来什么卖什么,见得最多的是“翘嘴白、”黄鳝鱼,有一次见到有人拎条“江猪子”卖。鱼栈里的跛子老板常常唱着叫卖,顽童学腔,传得无人不知:“这有一斤二两半,价钱两毛六,青鱼草鱼喜头鱼……”倒是大庆街上的油料作坊,香雾袅袅,轻飘荡漾;双街巷深,青石板路,曲径幽深;老街两层木板檐楼,朱门紫窗;天符巷杏林芬芳,跨鹤街竹径梅纡,桂香夹巷,南岸嘴边柳絮非凡,垂丝轻悠;而高公街上的小吃最为诱人,小时候曾经尝过,四十余年,仍然追忆余味不绝。

      那时的汉阳高公街上,春有蒿笋,夏拌苋菜,秋到萝卜丝香,冬有莲藕汤,四季各不同,小吃每天有。大庆街与高公街交汇处的小笼煎包,四乡闻名,凡是到高公街的人,无不争先恐后品尝,就连汉口的人也闻到香味,特地渡河而来;田家字号的珍珠元子,以鳜鱼、虾仁、五花肉为馅,加入各种调料调匀,将糯米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倒入箕内滤去水分,混合滚动馅而成,然后上笼蒸制而成,那是汉阳一绝。伍记的牛肉店,徐家的发糕也是常常馋得人口水直流。记得我在大桥小学上学时,对面有家早餐馆,做的糊汤粉让我百吃不厌,到现在仍在怀念。那年月汉阳鱼儿特别多,一些鲜活的小杂鱼,鱼栈不要,小餐馆买回来熬成鱼汤,去掉鱼骨鱼渣,成为鱼羹,再羼些细米粉,煮沸熟透,撒上胡椒粉,即为糊汤粉,三分钱二两粮票可管饱,鲜美可口,特别是在冬天,吃了浑身暖洋洋的。课余时到老锦春杂货店,买个蓑衣萝卜啃,满口清香不绝,吃起来脆生生的有嚼劲。这种蓑衣萝卜形状大小均匀,用刀按条纹切成无数条,形似棕制避雨蓑衣,经过漂洗腌制,晾晒后用冰糖或上等白砂糖浸渍而成,味以甜为主,具有丰富的维生素,老少皆宜。还有老华昌的酱黄瓜、蕌头脯等,那都是儿时的最爱。

    现在的高公街化为乌有,只有彩虹飞架,桥下居民迁走,荒芜数年之后,形成林木葱翠,生气盎然,杏红樱白,桂香樟绕,每到春秋,姹紫嫣红,升为“中国角,”成了武汉一景。应该来说,居民是汉江不断崩坡逼走的,汉江入长江口时呈“∽”形,长年冲刷,将入口处扩大,北岸沿伸,冲积成大块江滩,南岸萎缩,从1960年起开始崩坡,以后年年崩坡,一次就崩掉半条街,使高公街缩短了175米、双街145米、市米巷成为水域,不复存在,码头巷、鲍家巷共有348户私宅被水冲毁,总面积达41172平方米。每到汛期,高公街总成为泽国,我们也能提前放假,腾出教室安置“灾民。”即使是这样,居民们也是不愿意离开世代生息的地方。

 


--  作者:出击
--  发布时间:2008/9/15 19:01:55
--  

最兴旺的还是各类小吃,品种繁多。汉江则是舳舻鳞比,桅杆如林,码头繁忙。春暖水碧,花娇人艳;秋桂芙蓉,菊丝千条,配以梧桐秋色,沙滩落雁;夏日荷花,杨柳蝉吱,蜻掠蛙鸣,游泳解暑,另有一番风情;冬时红梅映雪,踏霜破冰,则又是一幅如画美景。面对如此佳色,古人赞叹不已:“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苦丝。”

 

喜欢这段。


--  作者:Honger
--  发布时间:2008/9/15 19:37:01
--  

那年月汉阳鱼儿特别多,一些鲜活的小杂鱼,鱼栈不要,小餐馆买回来熬成鱼汤,去掉鱼骨鱼渣,成为鱼羹,再羼些细米粉,煮沸熟透,撒上胡椒粉,即为糊汤粉,三分钱二两粮票可管饱,鲜美可口,特别是在冬天,吃了浑身暖洋洋的。

 

看着就想吃。

 


--  作者:黄容儿
--  发布时间:2008/9/15 20:17:03
--  

写的真好。应该是精品。


--  作者:沥沥心雨
--  发布时间:2008/9/16 8:51:18
--  

是小说更似诗。

 

好文。


--  作者:81204部队
--  发布时间:2008/9/16 9:37:57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中的 晴川是此地方吗!


--  作者:81204部队
--  发布时间:2008/9/16 9:50:42
--  
呵呵!看了美文,读后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谢谢了楼主!
--  作者:蓝梦
--  发布时间:2008/9/16 15:36:28
--  

精彩